二十六 穿过风雪的旅人① 托马斯 【自读提示】这是一首反映寒潮初期,世界各地的人们穿过风雪来到贝洛伯格的诗歌。当时冰河期已经到来,风雪越来越强,气候也越来越寒冷,为了将人类文明的灯火传递下去,世界各地的人穿过重重险阻来到贝洛伯格。这首诗将贝洛伯格比作温暖的港湾、旅途的终点,激励着迁徙的难民们继续前进。细读全诗,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迁徙的难民之口,展现了虽然有前途未知的担忧,但是依然对未来坚定信心的积极心态。推挤着一堵白墙似的浓雾远方露出微弱的灯火,在流动的飞雪之中,若隐若现就像消失一般。迁徙者孤独地行走在寒冷的、死寂的雪道上,那疲惫的铃铛呀,发出了无助的声响。长队传来悠长的乐曲里,能听到某种过去的声音在回荡:它时而是琴弦的震动,时而是鼓皮的混响……再也看不到微弱的灯火,也看不见黝黑的土墙,到处都是废墟和残垣……我一路上碰到的,只有那记载着里程的石桩……忧愁呀、焦虑呀……明天,家人们,明天啊,我就要去那温暖的港湾,庆祝着旅途的结束,把僵硬的骨头放在床榻之上。我们将徒步到远方的灯火勾勒出贝洛伯格的模样,长夜拉伸着旅人的倦怠,但怎样也不能使我们绝望。忧愁呀,家人们:我们的旅途是那么漫长,琴弦鼓声都已经沉默,只剩下疲惫的铃铛仍在风中作响,朝着灯火曾出现的方向。①选自《托马斯诗选》。卡塔纳•托马斯(筑城纪元前66年—12年),著名诗人。筑城纪元前47年底,托马斯跟随迁徙的难民队伍从诺夫哥菲亚出发,跨过遮天蔽日的风雪,最终抵达了贝洛伯格。他们的到来受到了阿丽萨•兰德的亲切接待。后者称这是一次「伟大的远行」。在这次迁徙中,他们带来的文化、艺术和科技,在现在的贝洛伯格仍然影响深远。而托马斯的诗句也激励着与他一同迁徙的难民,被称为是「战斗的诗篇」。